1、优化对电能质量的控制
由于风能、太阳能等自身的特性,发电系统在不同时段输出的功率差距较大,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危害。为了减少电力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最好在新能源并网处安装电能质量实时监控装置,实时监控电力系统中电压波动、电压偏差、谐波变化的情况。在不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安装有源电压滤波器和无功功率补偿器等措施来改善电能质量。
2、发展相关先进技术
限制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是发电、输电技术的不成熟。先进的技术可以起到改善发电质量的作用。以光伏发电为例,一方面通过机械自动控制装置改变太阳能板的工作点来达到发电功率相对恒定的目的,另一方面利用储能装置的输出功率容易控制的特点,实现对功率的调节,但提高了对电池的要求。根据新能源并网规模改善供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可减小在发生故障后电力系统做出正确反应的难度,使供配电系统更加安全、稳定。
3、强化并网管理
多样化的新能源发电方式并网后管理难度较大。为了更好地管理电力系统体系,相关的技术人员要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对电网电力的数据要做好收集、整理、分析。管理部门要成立专业的管理小组,通过技术手段大规模监控电网,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改进,记录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保证电网平稳安全运行。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用电质量,确保新能源发电及有关产业平稳发展。
结束语
多种分布式电源可以解决现有电力系统电容不足等问题,发电方式比较灵活,能够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但多种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也对原来的配电网系统产生了严重影响,配电系统从过去单一的分配电功能转变为生产、存储、输送及分配等新型电力配电系统。由于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不可调和性,并入原有的配电网,造成电压波动、闪避变、谐波污染等问题,影响到原有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
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自动化知识
公众号:踏入18l18luck新利
加微信
购买自动化系统产品
微信号:13270459770